保标招标网,每日新增300000+招投标信息,一键扫码注册登录,获取千万商机点此去保标招标网
什么是资格后审?资格后审是招投标过程中的一种审查方式,很多建筑建筑行业的小伙伴对这个还是不是特别了解,今天,从什么是资格后审及资格后审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两个方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资格后审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资格后审?
目前,政府采购项目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经济下行的不利条件下,因财政投资项目付款的可靠性而倍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受理项目之后,如何合理确定招标中的资格审查方式呢?通常情况下有“预审”和“后审”二种。资格后审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围标串标成本,公平性竞争更趋合理。因此,在采购实践中采用资格后审者居多。
二、资格后审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
资格后审之“三优”
一是竞争充分。资格后审方式就是凡符合招标条件的潜在投标人都可以参与到投标环节,竞争性因素进一步扩大化,不仅彰显《招标投标法》中的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大大提高了围标串标成本,违规投标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二是节约时间。采用资格后审方式,投标人无需提前编订资格预审文件,招标人也不必“一标两招”,直接通过一次开评标确定中标人,省去了一个完整的开评标及结果公示周期,大大缩减了招投标时间。
三是价格合理。由于市场开放、准入条件放宽,竞争非常充分,投标人对项目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加,报价的科学性、合理性都相应提高,同时,因为省去了中间的资格预审环节,排除掉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价格显得更为纯正,这不仅给招标人的后期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也避免滋生腐败现象。
资格后审之“三劣”
一是开放性投标,参与者众多,增大了评标时间,提高了评标成本。
二是由于事先暂无法知晓实际投标人数,一旦出现少于3家现象,易出现流标,如此,无形中又会因重新招标而加大成本,延长招标周期,降低招标工作效率。
三是因事先不知道投标人生产经营及其它实际状况,如被履约能力差者中标,就会给项目的后期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