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标招标网,每日新增300000+招投标信息,一键扫码注册登录,获取千万商机点此去保标招标网
《招标投标法》里写得明明白白: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到底该如何避开“围标串标”的风险呢?这期内容教你避开“报价雷区”!
1)严格隔离敏感信息,禁止内外串通:
确保不同标段的投标文件由独立团队制作;禁止使用同一设备制作不同公司的标书;不与竞争对手讨论报价、策略;不向招标代理机构或采购方泄露商业秘密。
2)杜绝关联企业同时投标:
投标前核查所有投标单位是否存在股权关联(如母子公司、实际控制人重叠等);确保不同投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无交叉任职。
3)独立制作投标文件,严控技术/报价一致性:
投标文件避免高度相似的结构、错别字、排版格式;异常一致或规律性差价可能会触发审查。
4)拒绝一切“合作投标”邀约,留存证据:
如收到电话/邮件暗示串通(如“协调报价”“分包标段”等),立即拒绝并录音/截图保存,必要时向招标方/监管机构举报。
5)规范供应商管理,防止供应商串通:
避免强制要求投标人指定特定合作伙伴;若需提供采购凭证,确保不从单一供应商采购(除非独家专利)。
6)留存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记得留存各类过程证据,如文件编辑日志、独立询价邮件、内部评审记录等,以便争议时举证。如遇复杂情况,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针对项目出具有法律兜底的材料作为风险隔离屏障。合规投入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远低于围标串标导致的信誉破产和法律后果。